【早安健康/Smart智富 許家綸】今年1月18日,立法院三讀通過《所得稅法》修正案,並且從今年度起開始適用,也就是說,明年5月報稅時就是採用新稅法。此次的修正案在股利收入方面,廢除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,課稅方式有以下兩個方案可以選擇: 方案1》合併所得計稅減除可抵減稅額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可以減除免稅額、扣除額,按淨額適用累進稅率計算應繳稅額,再按股利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,但是上限為8萬元。如果抵減有餘額可以退稅,對稅率20%以下的族群有利。也就是說,如果全年股利所得不超過94萬1,176元,股利均免稅。 方案2》採28%單一稅率分離課稅如果選擇分開計算納稅額,股利則按單一稅率28%計算,並且合併報繳。 另外,所得稅最高稅率也從45%調降至40%,新稅制對稅率40%以上的高收入族群相當有利,至於適用稅率30%的納稅人,則需要視股利的多寡,選擇合併或分離課稅。 存股達人,同時也是恩汎理財投資部落格版主星風雪語(星大),過去5年每年平均股利約50萬元,在兩稅合一、可扣抵稅額減半的稅制下,每年持股的可扣抵稅額約3萬5,000元~3萬8,000元,可扣抵稅率約7%。 但是,這次稅改後,可扣抵稅率為8.5%,稅額上限8萬元,稍微有減稅的效果。 另外,此次薪資特別扣除額與標準扣除額分別從12萬8,000元與9萬元,大幅提高至20萬元與12萬元,還提高5歲以下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,因此對於原本就適用5%與12%稅率的投資人,省稅效果相當顯著。 舊制與新制的稅額差異有多大? 下一頁詳見試算結果 案例試算1》小鍾今年36歲,2018年的年薪為63萬元,其中股利所得為31萬8,000元,他的新舊制繳稅差異為何? 舊制總應繳稅額 試算流程如下: 新制併入所得稅之總應繳稅額 試算流程如下: 結論 上述案例中,因為新稅制大幅提高了薪資特別扣除額,從12萬8,000元提高到20萬元,標準扣除額也從9萬元提高到12萬元。雖然股利可抵減稅額沒有原來的高,但是在稅率5%時,反而有機會退稅。 案例試算2》小劉夫妻倆在家專職投資,2018年參與除權息的年領股利達161萬元,他們的新舊稅制差異為何? 舊制總應繳稅額 試算流程如下: 新制併入所得稅之總應繳稅額 試算流程如下: 結論 由於新稅制的股利可抵減稅額有8萬元上限,因此,如果是以股利收入為生的退休族,單身且年領股利收入超過118萬9,667元或夫妻且年領股利收入超過139萬7,667元,在這兩種情況下,就無法退稅。 【延伸閱讀】 【作者簡介】 成立於 1998年,提供股票、基金、期權、 黃金、外幣、債市、房地產、保險、退休規劃、 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、情報與課程服務,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。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